如今电影制作技术进步很快,《碟中谍8:最终清算》被称作“最终篇章”,它到底是动作类影片的最高成就,还是对好莱坞鼎盛时期的某种不舍告别?看法不一,大家都非常好奇想弄明白。
动作片巅峰之作
《碟中谍8》片长达到170分钟,把个人勇气的展现、伙伴间的情谊以及社会上的担忧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电影里的打斗戏份非常精彩,各种紧张又刺激的桥段接连上演。比如说,伊森执行任务时的汽车竞速、在高空进行的较量等场面,让观众好像亲身经历一样,体会到了强烈的紧张感。导演克里斯托弗·麦奎里高超的镜头运用和影片剪辑手法,让观众的感受达到了顶点。
实拍精神回归
CG特效如今非常普遍,《碟中谍8》却选择实景拍摄,这种执着精神非常难得。导演表示他们的目标是营造真实氛围,而非堆砌特效。比如潜艇场景,运用主观镜头展现主角的缺氧状态,再结合心跳声音效,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电影回归了制作的核心,不过度依赖视觉特效,而是通过真实的场景和演员精湛的演技来打动人心。
叙事逻辑独特
《碟中谍》系列电影与其他同类影片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故事讲述方式强调人的力量胜过一切。在最新一部《碟中谍8》里,超级人工智能“智体”能力极强,能够控制全球网络系统,还用核武器来威胁整个人类社会。然而,伊森和他的队伍对抗这个人工智能的方法不是依靠技术手段去破解,而是依靠人类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牺牲精神。卢瑟为了争取宝贵的时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班吉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成功破解了密码信息,伊森最后也选择了与敌人同归于尽,以此来保护人类文明的延续。
双重使命之下
《碟中谍8》是这一系列的最终章,它有两个主要任务。第一,要为这长达三十年的故事世界画上句号。第二,要符合观众对于精彩刺激的打斗场面的要求。不过,这部电影也有不足之处。里面充斥着许多复杂的科技词汇和势力之间的较量,导致故事讲述得过于拖沓。有些观众觉得它像是在开冗长的国际会议。但也有评论家认为,这是对九十年代好莱坞电影鼎盛时期的致敬。
节奏转折变化
电影开头部分讲述显得有些缓慢,不过到了中间部分有了实质性的变化。当伊森潜入水下潜艇去寻找人工智能的原始程序时,情节的进展突然变得很快。大家的心情跟着变得非常紧张,完全被那种扣人心弦的场面吸引住了,先前觉得不太完美的地方,也被这快速发展的故事情节给弥补了。
市场表现与价值
《碟中谍8》在中国市场首日票房就达到了一亿元,这得益于这个系列已经积累的粉丝基础,还有观众对于“实景拍摄特效”的认可程度。但是,这部电影有170分钟长,并且它的故事情节和之前的电影联系不大,可能会影响它之后的表现。实际上,这部电影真正的意义不在于票房是成功还是失败,而是为好莱坞提供了一个范例,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影人用真诚和用心来保护电影的本质。
诸位以为《碟中谍8》有潜力成为动作类影片的代表作吗?可以在下方发表看法,同时麻烦动动手指,给这篇文章点个赞并转发出去。
发表评论